编译《麻将竞赛规则》的出版前后

我是老体育工作者,从事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多年,从小熟悉麻将。1996年我从国家体育总局退休后,打麻将就成为休闲生活的一项内容。1998年国家体育总局出版了《中国麻将竞赛规则试行本》(以下简称《国标》)后,使我在玩这个高雅的智力性游戏时由 “休闲”向着“竞技”方向提高。2003年,在于光远先生倡导下,一批著名学人为麻将正名、正身、正气,倡导健康、科学、友好的麻将文化,在博鳌举办了首届中华麻将论坛及公开赛。我被他们的观点和理念所折服,继而又系统学习了于光远先生关于休闲学及竞赛理论的论著,激发了我的兴趣,从2004年起参加了中华麻将公开赛的竞赛组织工作,从此结识了中国竞技麻将活动的开拓者、国内外麻将界的学者、专家、资深牌手,这是我退休后,生活的一片新天地。
编写规则的背景
中华麻将论坛及公开赛组委会在博鳌、香港、北京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华麻将论坛及公开赛,得到国内外麻将组织及爱好者的热烈支持和响应,对褒贬不一的中国“麻将现象”的历史状况、前景有了新的认识,深化了对“倡导健康、科学、友好麻将文化”的理解。
2005年,第三届中华麻将公开赛期间,我参加了世界麻将组织成立大会。这次大会做出三项决定:一致推举于光远先生担任世界麻将组织主席;强烈呼吁编译一部国际共用的《麻将竞赛规则》;2007年在中国举办首届世界麻将锦标赛。为此,编写《麻将竞赛规则》成为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任务。
《国标》是中国官方首次颁布的《麻将竞赛规则》,对多元化表现形式的中国传统麻将活动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梳理,以期正确引导、科学管理,在国内外麻将界引起很大反响,开辟了健康竞技麻将的先河。它是一部饱含麻将民族文化,统一的、严密的竞赛体系。前三届中华麻将公开赛采用了《国标》,竞赛实践为《麻将竞赛规则》的编写工作奠定了基础。
编写《麻将竞赛规则》的基本思路和要点
我们一致认为,继承保护好《国标》竞赛体系是编写《麻将竞赛规则》的基点。
要继承保护就要反复研讨,不断学习理解《国标》的五个特点:
一、全:全面吸取了中国麻将番种的民族文化传统,全面筛选了存在于中国多元化麻将中的几百个番种中的81个,具有权威性;
二、细:根据规范的麻将牌特点,对番种的分类按系列量化评价,细致合理、科学严谨;
三、难:引导选手挑战难度,充分发挥技术水平,攀登高峰,减少机遇性,提高技术含量;
四、活:在和牌组合中,存在着番种之间的相互关联、制约、依存的复杂辩证关系,使麻将竞赛涵盖着深邃的哲理观念,极具魅力;
五、严:以番种的定义为依据,和牌条件为前提,严格准确计算,无遗漏,防止复加,符合逻辑,保证计算体系的科学合理,严格比赛桌上的规则执行,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要继承保护就要在健康、科学、友好的共识下,改写《国标》规则中有关中国特色的前言、宗旨、后记的语言理念,统一国际竞赛中的行为规范和常规用语等。
要继承保护就要保持稳定。十分审慎地对《国标》规则逐章、逐条、逐款、逐句、逐字反复推敲,重大改动层层报批审定。例如:改“大四喜”番种的名称,回归“四凤会”的历史称谓,经反复研究,最后由于光远先生审定;又如对“明杠”“暗杠”分值的表述与改动,我们根据《国标》对番种定义及分值设定,反复例举论证,按类比较,并与国际麻将组织的专家共同交流,历时数月,才最后定稿。
要继承保护就要统一规范,理顺关系,为《麻将竞赛规则》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国标》竞赛已有10年,对规则个别处的改进意见与建议是正常的。我们对歧义、争论、建议做了认真研究,如:根据番种定义,进一步分清“不求人”与“门前清”的界限,明确了计算分值的规定。《国标》是一套完整的竞赛体系,环环相扣,严密衔接,不应有任何重复、交叉或逻辑上的混乱。鉴于麻将竞赛的和牌多样、牌例千万种,十分复杂,因此定义要严谨,举例应典型,所以我们将定义与计分举例(除新改变几个番种定义中有注解外)严格区分开,举例均放入附件。举例时重复定义,将《国标》的 95例增加到105例,这样有利于随运动实践而发展。赛制及评定胜负的计分标准是国际各项体育竞赛的一致相约,为了统一,我们暂选定国际比较流行的“4、2、1、0的局分制,并确定不同等级比赛的局数要求。根据竞赛实践中的经验以及场地、器材、设备的自动化进展,我们将比赛时间缩短为每局150分钟。
要继承保护就要依据《麻将竞赛规则》中文版,认真做好英文版(国际通用)的 翻译工作。多元化中国的麻将文化以它的魅力通过各种渠道传至世界各地,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中国推出《国标》后,日本人首先将《国标》的部分内容译成英文,并于2002年用此规则在东京举办了世界麻将锦标赛。此举推动了麻将从休闲向竞技发展,引起世界各国麻将组织及爱好者广泛关注。特别指出:日本人请了中国的教授翻译了《国标》,删减了一些重要章节(如比赛成绩的计算重要条款)。2005年中华麻将公开赛组委会又请了中国翻译公司全面地用英语翻译了《国标》竞赛手册。两次由中国人翻译的英文版本都未能使广大欧美麻将爱好者满意,他们感到长期习惯的麻将用语被改变,觉得“困惑”、“读不懂”。为此,我们请欧美麻将界专家,依据中文版的原意,共同翻译英文版本,统一《规则》中竞赛通则的英语称谓,与中文版的编写工作同时起步,建立了频繁的热线联系,特别对《国标》第29、30页有关成绩统计的程序、原则等问题,进行反复例举解释,交换意见,对番种定义的误解与歧义反复沟通,最后取得共识。英文版的翻译过程也是“麻将源于中国属于世界”铭言的实践过程,使我们结识和团结了许多热心传播麻将文化的外国挚友。
要继承保护就要培养一支精通规则、熟悉掌握规程,能在麻将竞赛全过程中公开、公平、公正执法的裁判队伍。麻将的比赛独具特色,采用每桌四人制,以桌为竞赛小组,竞赛成绩采取自报、公认、裁判审定的办法,选手参与成绩产生的确认过程,这与其它体育比赛项目只由裁判判定成绩不同,因此,裁判员对规则必须熟烂于心,是有实战经验的高手,才能担任裁判工作。麻将长期处于多元化的休闲娱乐游戏阶段,胜负计分常以四人相约为束,随意性大。因此建立系统的裁判员培训制度,经过考试取得资质,持证上岗组织比赛,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从2006年至2007年间,举办5期麻将竞赛裁判培训班,经过讲课、实习、研讨、考试,共培养中外不同等级国际裁判 名,其中外籍国际裁判 名,在首届世界麻将锦标赛中,裁判员全部持证上岗,日本、丹麦、法国的国际裁判还担任了仲裁及副裁判长职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麻将竞赛规则》的编译工作,在三届中华麻将公开赛实践基础上,从2005年底起步,2006年8月定稿,9月中英文版本同时发行。这件事为在世界倡导健康、科学、友好的麻将文化,推动健康的竞技麻将运动的交流与发展必将纳入史册。
首届麻将世界锦标赛
《麻将竞赛规则》颁布后,已在第4届中华麻将公开赛、中日智力体育交流赛、第2届欧洲麻将锦标赛(丹麦)实施,规则清晰严明,比赛顺利成功,反映良好。欧洲麻将协会称:“《麻将竞赛规则》作为新的比赛准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选手,它将麻将运动变为一个长期活跃的世界性运动”、“世界人们将为这次作为麻将史上的里程碑一样的世界锦标赛而激动”。为不辜负世界麻将爱好者的共同期盼,我们精心策划了首届麻将世界锦标赛的规程,努力办好一届史无前例、充分享受麻将文化魅力、令人难忘的经典大赛。
一、 根据目前世界麻将竞赛的发展实际情况,我们将世界划分为四大区域,确定各区域选派36名选手参加世界锦标赛,总数为144名。以本区域选手不相遇为原则(同队也不会相遇),每盘、每局的比赛均为四大区选手交流对弈,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编排,每位选手参赛卡都是一张麻将牌,一队为4张相同麻将牌,集合144张参赛卡,恰为一付标准的麻将牌,展示了“牌中有我,我在牌中,以牌会友,寻觅无穷”的麻将魅力。赛会的秩序册、成绩册、参赛卡都是永存的纪念物。
二、 充分挖掘麻将文化的底蕴,打麻将牌,唱文化戏是我们设立奖项的基本思路。多方位的奖项体现了麻将是高级、高雅、高品位的智力竞赛项目,不能像一般体育项目那样以个人、团体冠军论英雄,奖项应引导选手充分发挥随机应变,挑战难度,攀登高峰,团队精神,技战术思维等多方面能力。奖项应引导选手在多方位体现个人的智慧与才能,在我们设立的五大奖项中,有终身难忘的88番纪念奖、有单盘、局最高比赛分的记录奖、有体现以品为上的团体风格奖,有体现高水平团体及个人的名次奖,还有本届世锦赛个人、团体冠亚季军奖。受奖人次占参赛人数的39%,我们期望所有选手都能享受到麻将文化的魅力,都能尝到麻将智力游戏的乐趣,把首届世界锦标赛中产生的精彩牌例、赛中轶事、选手故事、技术统计等等成为研究麻将运动的线索,寻觅麻将智力的深邃,推动麻将竞赛运动的发展,使《麻将竞赛规则》成为实践健康、科学、友好麻将文化的基础和起点,随着竞赛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世界麻将组织技术委员会主任

首届世界麻将锦标赛竞委会主任 王应辅
2006年12月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