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麻将文化的认知

                                     —给世界麻将组织领导的一封信—


第五届世界麻将锦标赛暨麻将高峰论坛即将举办,中国改革开放后倡导的健康、科学、友好的麻将文化已有十几个年头。以于光远、李梦华、龚育之等一批名人学者,将健康、科学、友好的麻将文化亲自推动实践,举办论坛,开展中华麻将公开赛、继而成立世界麻将组织,向世界介绍、倡导中华文化的瑰宝麻将智力竞赛活动。从2007年第一届世界锦标赛在中国成都举办至今已整整十年,以中、英、日等多种文字翻译的“麻将竞赛规则”成为广大中国和世界麻将运动爱好者的珍品,已经开花结果!我从2004年第二届中华麻将公开赛在香港举办起至今,投入了麻将文化的实践、工作、传播全过程,有幸参加第五届世界麻将竞赛和文化论坛,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最想建议的一件事,就是坚守文化自信,向世界申请麻将文化遗产为中国所有!
办好这件大事需要解决好几个重要问题
一 认识的统一
1 1998年,在国家体育总局领导下颁布的“麻将竞赛规则”(试行版)开辟了休闲麻将向健康的竞技麻将改革的先河,国家体育总局集中全国各地区多元化麻将界专家学者,经过对中国麻将的认真研究讨论,梳理、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数月几易其稿,产生的这套完整系统的麻将竞赛规则,在麻将发展历史上是开创性的,可惜在当时的中国领导层提出“不反对、不提倡”的指令,全国体委立即执行。在这种情况下,以于光远为代表的一批著名学人发起,为麻将“正名、正身、正气”活动。通过国内、国外组织比赛的实践,成立了世界麻将组织,并在2006年以世界麻将组织的名义编辑出版了“麻将竞赛规则”(中、英文版),把健康、科学、友好的麻将文化推向世界。这两件事,两个麻将规则的版本,对“麻将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功不可没!我忠实记录了六条“继承保护”的两者关系和工作实践(请见附件1)。后来在重庆举办的第三届世界麻将锦标赛论坛我以“中华麻将的传播”为题,事隔六年进一步说明两个版本的一致性(请见附件2)
两个版本涉及两批为健康、科学、友好的麻将文化做出卓越贡献的人,他们受到众多中、外国标麻将爱好者的拥护和爱戴!本来这两个版本应该统一:都是《麻将竞赛规则》,国际、国内称谓一致,中、外两种文版必然有所不同,但规则的体系、内容是一致的,有小的歧义完全可以通过协商、论证解决。然而至今两个版本仍为两个派系,各自为战,热爱国标麻将的中外爱好者,普遍期待这项申遗主要内容应该统一起来!
2 两个版本共同标定的144张麻将牌(色彩、图案、大小、材质等等)是申遗的主要物质依据,它含盖着丰富的中国元素,如有小的差异也应该统一(06版改动了一条的图案)。
申遗认定144张麻将牌的意义重大,它含盖了多元化中华麻将,休闲麻将、各种流派、各种打法的全部!
我们特别应该认识到:中华麻将博大精深,麻将文化渊远流长,在国内、国外不同时期传播广泛。现存于中国和世界的各种流派、打法(甚至包括有赌博麻将行为的流派)都是源于中国麻将文化的影响和延伸发展!但我们申遗的主导方向是健康、科学、友好,智力竞赛的麻将文化大方向!
二 什么是我们申遗的历史依据?理论、著作、遗物、发源地、热爱麻将的群体等等。关于麻将文化历史发展的研究论述很多,目前尚缺少考古验证,本人没有博览群书,对中国麻将文化的发展历史、麻将活动的演变史实没有更多发言权。但对申报理论著作,我建议应把麻将文化推向开发世界人类智力宝库的麻将竞赛体系的两个竞赛规则全部文本(含前言、说明、介绍);于光远、马惠娣的《休闲、游戏、麻将》一书;李梦华、龚育之等一批著名学者对麻将文化发展前景的论述以及对麻将长期进行研究,对休闲麻将走向健康竞技麻将做出重要贡献的盛琦先生的著作《麻将运动—文化价值与竞赛规则》等一起上报。
对麻将发源地、典型麻将文化群体(包括国外的麻将群体)、历史遗物等等均需在申遗组织的统一领导下进行!
三 麻将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历史留下的文化遗产,多元化长期存在是必然现象,以休闲方式较长时期存在社会各阶层,以它诱人的魅力、运气和技术并存的特点,被人们利用为赌博的工具,在中国广大地区和阶层确实存在,这是不争的事实。事在人为,麻将无过,我们正是要揭开这人为的面纱,挖掘深藏麻将竞技的高雅深邃,开发人类智力的巨大潜力!
麻将文化的魅力将在比较、实践、发展中显现出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在世界智力运动发展中,麻将已被纳入其中,这是近10年来世界广大国标麻将爱好者积极推进的结果,我认为是好事,会进一步促进“国标智力竞技麻将竞赛”的发展。
最近传来全球智力运动创新论坛的消息,要把麻将纳入“全球智力运动指数”,这当然是国人高兴的事,但有一点必须明确:《国标智力竟技麻将规则》早就有统一的规则,严密的竞赛广泛性,“去偶然性”和“去赌性”也是我们一贯倡导的,如今提出在网络的竞赛中推出同等牌力(我理解即像桥牌那样的复式竞赛),这就需要大数据和一个强大的牌库,世界各国各协会需要粼选出优秀选手以同等数量参赛,才能公平做出指数,衡量各国的智力水平,这样就有个问题:什么人能代表国家的麻将水平参加世界智力竟赛?采用什么规则选出 代表国家麻将运动水平的运动员?
显然已经拥有广大国标麻将选手,熟悉国标麻将规则,具有“东” “品”“静”特色的《中国麻将竞赛规则》(我们申遗的主要依据)当为首选!
我们必然要联想今后麻将运动是否让所有国标麻将爱好者都进入大数据和强大的牌库,在网络竞赛中才能打出反映高智商的麻将,那么现实没有这种条件的国标选手可能将拒之门外,只是少数具备世界智力运动的高手(也许像围棋、桥牌、国际象棋那样成为职业运动员)。
这只是我个人一些见解请参考!
希望能在这届麻将高端论坛中我们国家和世界国标麻将的各流派能相聚一堂,共同讨论麻将世界申遗的大事!
                              王应辅
                                                  2017年 8月

编译《麻将竞赛规则》的出版前后

我是老体育工作者,从事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多年,从小熟悉麻将。1996年我从国家体育总局退休后,打麻将就成为休闲生活的一项内容。1998年国家体育总局出版了《中国麻将竞赛规则试行本》(以下简称《国标》)后,使我在玩这个高雅的智力性游戏时由 “休闲”向着“竞技”方向提高。2003年,在于光远先生倡导下,一批著名学人为麻将正名、正身、正气,倡导健康、科学、友好的麻将文化,在博鳌举办了首届中华麻将论坛及公开赛。我被他们的观点和理念所折服,继而又系统学习了于光远先生关于休闲学及竞赛理论的论著,激发了我的兴趣,从2004年起参加了中华麻将公开赛的竞赛组织工作,从此结识了中国竞技麻将活动的开拓者、国内外麻将界的学者、专家、资深牌手,这是我退休后,生活的一片新天地。
编写规则的背景
中华麻将论坛及公开赛组委会在博鳌、香港、北京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华麻将论坛及公开赛,得到国内外麻将组织及爱好者的热烈支持和响应,对褒贬不一的中国“麻将现象”的历史状况、前景有了新的认识,深化了对“倡导健康、科学、友好麻将文化”的理解。
2005年,第三届中华麻将公开赛期间,我参加了世界麻将组织成立大会。这次大会做出三项决定:一致推举于光远先生担任世界麻将组织主席;强烈呼吁编译一部国际共用的《麻将竞赛规则》;2007年在中国举办首届世界麻将锦标赛。为此,编写《麻将竞赛规则》成为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任务。
《国标》是中国官方首次颁布的《麻将竞赛规则》,对多元化表现形式的中国传统麻将活动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梳理,以期正确引导、科学管理,在国内外麻将界引起很大反响,开辟了健康竞技麻将的先河。它是一部饱含麻将民族文化,统一的、严密的竞赛体系。前三届中华麻将公开赛采用了《国标》,竞赛实践为《麻将竞赛规则》的编写工作奠定了基础。
编写《麻将竞赛规则》的基本思路和要点
我们一致认为,继承保护好《国标》竞赛体系是编写《麻将竞赛规则》的基点。
要继承保护就要反复研讨,不断学习理解《国标》的五个特点:
一、全:全面吸取了中国麻将番种的民族文化传统,全面筛选了存在于中国多元化麻将中的几百个番种中的81个,具有权威性;
二、细:根据规范的麻将牌特点,对番种的分类按系列量化评价,细致合理、科学严谨;
三、难:引导选手挑战难度,充分发挥技术水平,攀登高峰,减少机遇性,提高技术含量;
四、活:在和牌组合中,存在着番种之间的相互关联、制约、依存的复杂辩证关系,使麻将竞赛涵盖着深邃的哲理观念,极具魅力;
五、严:以番种的定义为依据,和牌条件为前提,严格准确计算,无遗漏,防止复加,符合逻辑,保证计算体系的科学合理,严格比赛桌上的规则执行,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要继承保护就要在健康、科学、友好的共识下,改写《国标》规则中有关中国特色的前言、宗旨、后记的语言理念,统一国际竞赛中的行为规范和常规用语等。
要继承保护就要保持稳定。十分审慎地对《国标》规则逐章、逐条、逐款、逐句、逐字反复推敲,重大改动层层报批审定。例如:改“大四喜”番种的名称,回归“四凤会”的历史称谓,经反复研究,最后由于光远先生审定;又如对“明杠”“暗杠”分值的表述与改动,我们根据《国标》对番种定义及分值设定,反复例举论证,按类比较,并与国际麻将组织的专家共同交流,历时数月,才最后定稿。
要继承保护就要统一规范,理顺关系,为《麻将竞赛规则》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国标》竞赛已有10年,对规则个别处的改进意见与建议是正常的。我们对歧义、争论、建议做了认真研究,如:根据番种定义,进一步分清“不求人”与“门前清”的界限,明确了计算分值的规定。《国标》是一套完整的竞赛体系,环环相扣,严密衔接,不应有任何重复、交叉或逻辑上的混乱。鉴于麻将竞赛的和牌多样、牌例千万种,十分复杂,因此定义要严谨,举例应典型,所以我们将定义与计分举例(除新改变几个番种定义中有注解外)严格区分开,举例均放入附件。举例时重复定义,将《国标》的 95例增加到105例,这样有利于随运动实践而发展。赛制及评定胜负的计分标准是国际各项体育竞赛的一致相约,为了统一,我们暂选定国际比较流行的“4、2、1、0的局分制,并确定不同等级比赛的局数要求。根据竞赛实践中的经验以及场地、器材、设备的自动化进展,我们将比赛时间缩短为每局150分钟。
要继承保护就要依据《麻将竞赛规则》中文版,认真做好英文版(国际通用)的 翻译工作。多元化中国的麻将文化以它的魅力通过各种渠道传至世界各地,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中国推出《国标》后,日本人首先将《国标》的部分内容译成英文,并于2002年用此规则在东京举办了世界麻将锦标赛。此举推动了麻将从休闲向竞技发展,引起世界各国麻将组织及爱好者广泛关注。特别指出:日本人请了中国的教授翻译了《国标》,删减了一些重要章节(如比赛成绩的计算重要条款)。2005年中华麻将公开赛组委会又请了中国翻译公司全面地用英语翻译了《国标》竞赛手册。两次由中国人翻译的英文版本都未能使广大欧美麻将爱好者满意,他们感到长期习惯的麻将用语被改变,觉得“困惑”、“读不懂”。为此,我们请欧美麻将界专家,依据中文版的原意,共同翻译英文版本,统一《规则》中竞赛通则的英语称谓,与中文版的编写工作同时起步,建立了频繁的热线联系,特别对《国标》第29、30页有关成绩统计的程序、原则等问题,进行反复例举解释,交换意见,对番种定义的误解与歧义反复沟通,最后取得共识。英文版的翻译过程也是“麻将源于中国属于世界”铭言的实践过程,使我们结识和团结了许多热心传播麻将文化的外国挚友。
要继承保护就要培养一支精通规则、熟悉掌握规程,能在麻将竞赛全过程中公开、公平、公正执法的裁判队伍。麻将的比赛独具特色,采用每桌四人制,以桌为竞赛小组,竞赛成绩采取自报、公认、裁判审定的办法,选手参与成绩产生的确认过程,这与其它体育比赛项目只由裁判判定成绩不同,因此,裁判员对规则必须熟烂于心,是有实战经验的高手,才能担任裁判工作。麻将长期处于多元化的休闲娱乐游戏阶段,胜负计分常以四人相约为束,随意性大。因此建立系统的裁判员培训制度,经过考试取得资质,持证上岗组织比赛,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从2006年至2007年间,举办5期麻将竞赛裁判培训班,经过讲课、实习、研讨、考试,共培养中外不同等级国际裁判 名,其中外籍国际裁判 名,在首届世界麻将锦标赛中,裁判员全部持证上岗,日本、丹麦、法国的国际裁判还担任了仲裁及副裁判长职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麻将竞赛规则》的编译工作,在三届中华麻将公开赛实践基础上,从2005年底起步,2006年8月定稿,9月中英文版本同时发行。这件事为在世界倡导健康、科学、友好的麻将文化,推动健康的竞技麻将运动的交流与发展必将纳入史册。
首届麻将世界锦标赛
《麻将竞赛规则》颁布后,已在第4届中华麻将公开赛、中日智力体育交流赛、第2届欧洲麻将锦标赛(丹麦)实施,规则清晰严明,比赛顺利成功,反映良好。欧洲麻将协会称:“《麻将竞赛规则》作为新的比赛准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选手,它将麻将运动变为一个长期活跃的世界性运动”、“世界人们将为这次作为麻将史上的里程碑一样的世界锦标赛而激动”。为不辜负世界麻将爱好者的共同期盼,我们精心策划了首届麻将世界锦标赛的规程,努力办好一届史无前例、充分享受麻将文化魅力、令人难忘的经典大赛。
一、 根据目前世界麻将竞赛的发展实际情况,我们将世界划分为四大区域,确定各区域选派36名选手参加世界锦标赛,总数为144名。以本区域选手不相遇为原则(同队也不会相遇),每盘、每局的比赛均为四大区选手交流对弈,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编排,每位选手参赛卡都是一张麻将牌,一队为4张相同麻将牌,集合144张参赛卡,恰为一付标准的麻将牌,展示了“牌中有我,我在牌中,以牌会友,寻觅无穷”的麻将魅力。赛会的秩序册、成绩册、参赛卡都是永存的纪念物。
二、 充分挖掘麻将文化的底蕴,打麻将牌,唱文化戏是我们设立奖项的基本思路。多方位的奖项体现了麻将是高级、高雅、高品位的智力竞赛项目,不能像一般体育项目那样以个人、团体冠军论英雄,奖项应引导选手充分发挥随机应变,挑战难度,攀登高峰,团队精神,技战术思维等多方面能力。奖项应引导选手在多方位体现个人的智慧与才能,在我们设立的五大奖项中,有终身难忘的88番纪念奖、有单盘、局最高比赛分的记录奖、有体现以品为上的团体风格奖,有体现高水平团体及个人的名次奖,还有本届世锦赛个人、团体冠亚季军奖。受奖人次占参赛人数的39%,我们期望所有选手都能享受到麻将文化的魅力,都能尝到麻将智力游戏的乐趣,把首届世界锦标赛中产生的精彩牌例、赛中轶事、选手故事、技术统计等等成为研究麻将运动的线索,寻觅麻将智力的深邃,推动麻将竞赛运动的发展,使《麻将竞赛规则》成为实践健康、科学、友好麻将文化的基础和起点,随着竞赛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世界麻将组织技术委员会主任

首届世界麻将锦标赛竞委会主任 王应辅
2006年12月